“学习强国”平台发布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 我校设计与艺术学院乡村振兴设计项目入选

点击次数:


4月10日,“学习强国”平台发布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设计项目《农品上行,电商助推——江财艺院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入选,排列第三位。

2019年9月以来,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依托自身设计专业优势,积极落实精准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师生开展设计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设计智慧。先后参与由江西省工信厅组织实施的工业设计专项扶贫工作;省工信厅指导,省工业设计协会、省工业设计学会共同发起江西“设计兴县”设计与社会创新系列活动等。通过上述活动了解到江西乡村农产品存在品牌力不强、品牌形象不佳、产品销售不畅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探索形成了地方政府、电商公司和高等院校共同协作的设计赋能模式,帮助地方农产品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

其间,在学院组织下,200余名师生参加了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活动,绘制700余份设计草案,推出近百款设计方案,并量产销售。同时,为吉水县、井冈山市、遂川县等地农品上行提供农产品品牌策划,如吉水县“吉香万里”、井冈山市“井贡天下”农产品公共品牌,遂川县“田园遂月”系列农产品包装提升;与靖安县共同承办农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征集全国设计创意,扩大靖安县农产品知晓度和影响力;为丰城市冻米糖企业实现产品包装升级,大大改善了产品的品牌形象。经过3年多的努力,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相关产品实现直接销售额1000余万元,间接带动经济价值上亿元。省工信厅、地方政府和企业给予高度评价。

此次设计与艺术学院设计项目的入选,也是对我校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取得成果的肯定,激励广大师生们继续积极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设计创作。

据悉,设计与艺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科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推进“两融、三驱、四化、五联”人才培养模式。“两融”:融合经济管理理论、信息智能技术。“三驱”:将“学术研究、实际项目和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三大驱动力,以研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创,把握前沿,抓实能力,突出创新。“四化”:采用“教学内容项目化、项目设计作业化、作业目标成果化、成果考核民主化”的“四化”教学法,推动“课-赛”结合、“学-创”统一。“五环联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加强校政、校企、校所、校校及校内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双师培养,搞活课堂教学,抓实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与就业创业,有效协同育人,加强供求对接。与腾讯、网易等70余家企业及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打造学生创新设计工作室。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完成100余个优质项目,另有多部游戏在腾讯、网易上线,形成了良好的成果转化基础。近五年,1人荣登《人民日报》全国百位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3人代表江西省入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校生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德国红点、德国IF、美国IDEA、日本GOOD DESIGN、韩国K-design、意大利萨兰托国际设计节、温哥华国际电影节、日本亚细亚产业设计大赛、釜山国际环境艺术节、ICVA国际视觉理事会奖、中国设计红星奖、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国际、国内专业竞赛奖1753项。

(图文/李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