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传统音乐论坛系列讲座——“《艺术应该引领文化前进——关于现代化、全球化走向哪里及如何实现“化成”的若干思考》”

点击次数:

2023年12月10日上午,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第十二届传统音乐论坛专家讲座——《艺术应该引领文化前进——关于现代化、全球化走向哪里及如何实现“化成”的若干思考》在设计与艺术学院C410顺利举行,讲座由我院韩玉澎教授主持

本场讲座的主讲人秦序教授,曾任云南省歌舞团小提琴演奏员,后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受聘南京设计与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任客座教授,兼任三院校硕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曾任国家艺术科研重大项目《中华艺术通史》(总主编李希凡)执行副总主编及分卷主编。发表论文百余篇,参与古琴音乐、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及白族绕三灵等项目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并任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及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组专家。

 

首先,韩玉澎教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秦序教授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以及音乐人类学等学科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并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随后,秦序教授以“孔子之礼”向在场的师生们问好整场讲座围绕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这一主题,详细阐述了“向后看”的重要价值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并对传统音乐在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秦序教授以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为切入点,与师生探讨了随着全球化浪潮文化和艺术也不可避免地要追随现代化和一体化的潮流的背景下,我们是否会失去文化和艺术的独特差异这一问题,针对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全球一体化、现代化,不可能是所有文化艺术的一体化、现代化。他进一步对汤一介先生认为全球一体化指的是经济一体化,而文化是多元化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他认为经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他举例说明经济活动围绕着物质文化存在。同时,他通过小泽征尔跪听《二泉映月》的案例,展示了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中的魅力和价值,以此说明全球一体化、现代化,不可能是所有文化、艺术的一体化、现代化。 


此外,当前学界对文化的概念及分类方式众说纷纭。秦序教授提出了文化类别的二分法:“文化一:是完全依据、或主要依据“先进”、或科学不科学的标准,进行比较然后划分的文化二:不能或更不依据先进、落后或科学不科学这一标准,来进行比较、划分的“文化”,这类文化便是具有“文化价值相对性”的文化。

秦序教授进一步强调了“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与自我创建。

 

秦序教授认为文化自觉首先是感觉,正如小泽征尔被《二泉映月》感动,艺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只能用感受。文化的高层次就是艺术的高层次,而对艺术的感悟,是在更高层次上超越一般物质需要的追求。秦序教授,对文化自觉进行概括和总结,认为艺术是人类追求和发展的最后导向,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进入艺术的世界。


最后,现场师生围绕讲座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秦序教授以其惯有的和善谦逊的态度、风趣幽默的风格,对学生的提问作出回应和解答,给大家很多启发。

(文/陈玉婷 /何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