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非遗进财大” 非遗传承人培训活动之三:豫章剪纸

点击次数:

5月18日起到6月9日,为了培养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弘扬意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昌市文化馆、江西省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开展了第四期群星大讲堂进高校非遗传统人培训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共开展了六类不同的非遗技艺,分别为罗亭面塑、印章雕刻、豫章剪纸、文港毛笔制作技艺、国画写意绣和瓷板画。让兴趣不同的同学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非遗技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豫章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2016年,沈哲接替父亲,成为“豫章剪纸”第六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沈哲老师从小受到父亲沈玉谋的影响,对剪纸艺术充满热爱他在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后,巧妙地将素描、版画等艺术手法融入剪纸创作中,把人物的肌肤纹理表现得更为立体、栩栩如生 


沈哲老师给自己的剪纸取名“肌理剪纸”。每一幅“肌理剪纸”作品,都是一刀一刀手工剪成的。 


豫章剪纸,出自湾里区沈氏家族,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这种艺术形式,以其细腻的剪刻技法和丰富的人物肖像表现形式,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

在此次“南昌市非遗进高校”非遗传承人培训活动中,也有请到了沈哲老师,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教同学们如何剪纸,还说剪纸不一定是平面的,也有很多立体的。 


剪纸也可以和其他工艺相结合”是沈哲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所说,这节课老师不仅介绍了豫章剪纸的文化和各项技法,还指导同学们完成了各自的作品——“春”。

 


通过这次“南昌市非遗进高校”非遗传承人培训活动,广大同学不仅学习到“豫章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