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8日起到6月9日,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在南昌市文化馆、江西省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开展了第四期群星大讲堂进高校非遗传统人培训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共开展了六类不同的非遗技艺,分别为罗亭面塑,豫章剪纸,国画写意绣,瓷板画,印章雕刻,文港毛笔制作技艺,。让每位同学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非遗技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国画写意绣是一种以纺织物为载体,通过传统刺绣技法来表达国画之大写意境界的传统美术创作技艺。此次教学的刘海霞老师,市非遗获得者杜梅老师学生、杜氏写意绣成员,《国画写意绣》第五代都造传承人,长期从事手工刺绣及刺绣教学工作。个人作品团扇《花开富贵》写意绣《张大千画像》多次获邀参展并获奖。

刘海霞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国画写意绣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所需的基本材料和工具,让同学们了解其独特魅力。再通过示范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同学们学习国画写意绣中的线条勾勒、色彩搭配、层次感表现等关键技法。

刘海霞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实践操作,先从简单的图案开始练习。并且在实操的过程中,刘海霞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同学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刘海霞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都掌握了国画写意绣的基本针法,包括平针、斜针、挑针等多种刺绣技巧。这些针法的学习为他们在国画写意绣的创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同学们能够运用这些技法在今后的画布上绣制出生动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通过这次“南昌市非遗进高校”非遗传承人培训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到国画写意绣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他们不仅学习了基本的针法技巧,还领略了国画写意绣如何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与刺绣工艺完美结合。课程让他们认识到,国画写意绣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精湛的手工艺技巧。通过这次学习,同学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强烈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