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堂第1讲】《大学生毕业求职全攻略!快码住》

点击次数:

​​不知不觉,寒假已经来临,各位毕业生们应当紧锣密鼓地寻找心仪的 “offer”。毕业季即将到来,对于即将踏入职场的毕业生们而言,求职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此,为大家呈上一份精心整理的大学生毕业求职全攻略,涵盖五险一金、三方协议、劳动合同、试用期等关键内容,大家务必快码住!

一、求职筹备

1.锚定职业目标

求职之始,需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综合考量自身兴趣爱好、专业技能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精准确定未来想要投身的职业方向。可以借助参加职业测评、与师长同窗交流等途径,深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质与要求,从而为求职之路精心规划。

2.打造卓越简历

简历犹如求职的敲门砖,一份出色的简历能让你在众多竞争者中崭露头角。它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涵盖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实习经历、项目成果、获奖情况、技能证书等内容。同时,务必注重简历的格式与排版,使其美观大方且便于阅读。

3.提升求职技能

除了精心制作简历,还需不断提升自身求职技能,如面试技巧、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素养等。可通过参加求职培训、进行模拟面试、阅读相关书籍文章等方式,切实提高自己的求职竞争力。

二、五险一金

1.什么是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是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一系列保障性待遇的统称,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2.五险一金作用

1)养老保险:为退休后的生活筑牢坚实保障。

2)医疗保险:用于报销各类医疗费用。

3)失业保险:在失业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支撑。

4)工伤保险:工作中受伤时提供医疗救助与经济补偿。

5)生育保险:报销生育费用并提供产假津贴。

6)住房公积金:在购房、租房、装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其缴纳比例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具体规定,不同地区与行业可能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为单位与个人缴纳部分,住房公积金则由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务必与公司或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实相关政策与比例,确保自身权益。

三、三方协议

1.什么是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全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该协议由‌教育部统一印制,能够有效约束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确保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各项事宜得到妥善处理

2.三方协议作用

1)保障毕业生权益:清晰界定用人单位的录用意向与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有力保障毕业生权益。签订后,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违约,否则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规范就业市场:三方协议的签订有助于规范就业市场,避免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纠纷。同时,学校也能通过此协议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其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服务。

3.三方协议的签订流程:

1)意向初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由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发放三方协议。

2)学生填报:毕业生填写个人信息与就业意向,并将协议交予用人单位。

3)单位反馈:用人单位填写单位信息与录用意见后交还学校。

4)协议生效:学校审核无误后盖章,三方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各执一份。

4.关于三方协议的常见问题:

1)为何要签三方协议?

校招期间,毕业生因未取得毕业证 / 学位证,无法签订劳动合同,此时三方协议就成为规范双方行为、保障各方权益的重要依据。对毕业生而言,可保护未毕业大学生免受企业或学校违约影响就业,同时也约束自身行为,避免随意违约。对用人单位来说,能保护企业权益,防止学生毁约,也避免企业随意撤回 offer。对学校而言,可依据协议调研毕业生就业问题,便于企业进行档案、户口转移。

2)签了能毁约吗?

当然可以毁约,但需注意。用人单位毁约需缴纳违约金并给予毕业生经济补偿。毕业生毁约时,一些企业会在三方协议中明确违约金(通常不高于 5000 元),应届生违约需向企业支付违约金。毁约后若需再次签约,毕业生要提供原签约单的书面退函等材料,向院校换取新的三方就业协议。因此,应届生在签订前务必了解清楚,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3)签约前需明确哪些内容?

一、明晰岗位职责:向 HR 或业务负责人再次确认工作具体内容、组内分工、工作强度、加班情况、出差需求、岗位调动可能性等。若用人单位描述含糊或表示入职后统一培训再告知,建议要么果断放弃,要么向过来人请教。

二、了解转正条件:明确试用期时长、转正指标、是否需要考试或答辩、实习期能否抵试用期、转正前后工作差异等,切勿盲目签约。

三、掌握薪酬福利:了解薪资计算方式(底薪与提成比例)、工资发放月数、绩效发放周期、涨薪制度、扣薪条件、税前与税后薪资、试用期工资算法等。关注五险一金情况,问清具体种类、个人与单位缴纳比例及基数、试用期计算方式等。此外,了解福利补贴,如能否落户、有无宿舍食堂、车补房补饭补高温补贴等,有些企业虽薪资不高,但加上补贴后年包收入可观。

四、明确违约责任:这是违约后是否赔钱及赔多少钱的关键。有些企业无需赔付,违约双方达成一致即可;有些企业会在协议中设定 “天价” 违约金,务必问清楚。同时,针对企业违约也要有约束措施,若遭遇违约要懂得合理反击。此外,不要忘记了解档案去处、签署方式(纸质或网签)等内容。

四、劳动合同

1.什么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通常以书面形式签订,并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劳动合同的核心内容:

应包括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劳动者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与地点;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与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纳入合同的其他事项。

3.劳动合同的签订要点:

1)签订时间: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注意事项:签订时需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符合自身权益。尤其要关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重要条款,如有疑问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同时,要牢记书面劳动合同包括电子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以电子合同不属于书面合同为由否认劳动关系,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五、试用期

1.什么是试用期?

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试用期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旨在让合同双方在正式建立劳动关系前有一定的适应和考察时间。

2. 试用期的关键期限: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试用期的工资标准: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4.试用期的解除规定: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需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劳动者解除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大学生毕业求职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了解五险一金、三方协议、劳动合同与试用期等关键内容,能为你的求职之旅保驾护航。希望这份全攻略能助力各位准毕业生们在求职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开启精彩的职业生涯。勇敢前行吧,未来的职场新星们!

(图文/设计与艺术学院 杨雨芬 指导教师/谭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