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设计学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宁钢教授在第十五届艺术与设计论坛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自信的实质与践行——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陶瓷艺术》主题讲座。

宁钢教授从历史角度切入,详细梳理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从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中国陶瓷作为重要的贸易商品,远销海外,凭借精湛工艺和独特审美深受各国喜爱,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到后来不同历史阶段陶瓷技艺的传承与演变,教授均一一呈现,让在场听众清晰地了解到中国陶瓷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演讲中,宁钢教授详细介绍了世界各类瓷器的特色,进行了一场世界瓷器与中国瓷器的对话,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陶瓷艺术的演变历程以及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还详细解读了陶瓷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民俗风情以及工匠精神,让听众对陶瓷艺术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


他结合图例讲解了西方文化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并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他强调,在创作中不能缺乏文化自信,不能以西方的标准来判断中国的艺术,不能以取悦西方为特色。真正的艺术家要志存高远,自觉践行文化自信。宁教授希望,中国传统艺术能在我们这一代得到传承与创新,并能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进而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随后,宁钢教授谈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现状。通过展示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包括宁教授本人的多个重要作品,对比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陶瓷艺术的发展特征。他指出,中国具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中国艺术家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应积极创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融入当代的创新元素。此外,宁钢教授也批评了某些脱离传统、盲目追求西方艺术形式而丢失了文化根基和艺术本质的作品。宁钢教授以意象为中心,从何为意象、材质意象、色彩意象和构图意象分享了自己的设计观,并以⾃⼰的作品为例介绍了如何从陶瓷的⼯艺⾊彩构图来表现意象,强调应充实提高自身,才能创作出寓意深刻而包含美感的作品。


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对宁钢教授的演讲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李民教授强调了本次讲座的重要意义,并对宁钢教授精彩的讲座表示感谢。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中国陶瓷艺术的理解,也有助于大家更好地建立文化自信意识,弘扬我国优秀艺术思想。


(图文/设计与艺术学院 汪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