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建设:党建引领,构建“4+4+N”实践育人体系——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

点击次数:

一、项目背景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端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研究生群体具有思想活跃、学术视野开阔、自主性强等特点,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学术压力大、职业规划迷茫等诸多挑战。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了“4+4+N”实践育人体系,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和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党性修养、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

“4+4+N”实践育人体系构建内涵

(一)“4”个党建引领核心模块

1、理论学习模块

定期开展党课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优秀党员代表为研究生党员讲授党课,内容涵盖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帮助研究生党员系统学习党的知识,提升理论素养。

建立学习研讨小组:以党支部为单位,成立研究生党员学习研讨小组,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小组讨论、主题发言、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研讨党的理论和时事热点问题,促进研究生党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理论提升。

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利用“学习强国”、学校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组织研究生党员开展线上学习。定期推送党的理论文章、视频讲座、学习资料等,鼓励研究生党员积极参与线上学习打卡、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组织建设模块

完善党支部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研究生党支部委员会,明确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职责分工,确保党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定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党支部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格研究生党员发展程序。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发展对象的确定、预备党员的接收和转正等环节,做到程序规范、标准严格、过程公开透明,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建立研究生党员档案,记录党员的基本信息、学习工作情况、党费缴纳情况、参加党组织生活情况等。定期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党员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思想引领模块

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研究生党员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红色故事分享等形式,让研究生党员深刻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举办主题党日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党的重要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等确定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七一”建党节开展红色主题演讲比赛、“十一”国庆节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增强研究生党员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凝聚党员力量。

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压力,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形势政策报告、心理辅导等形式,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

4、服务师生模块

建立党员服务队:组建研究生党员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定期深入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场所,为师生提供学习辅导、科研咨询、生活帮助等服务。例如,组织党员为低年级研究生进行专业课程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研究生学习生活;为困难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生活帮扶,传递党的温暖和关怀。

开展师生交流活动:搭建研究生党员与师生交流的平台,定期组织师生座谈会、学术沙龙、文体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

反馈师生意见与建议:建立研究生党员联系师生制度,党员定期走访师生,收集师生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发挥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提升师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4”个实践育人平台

1、社会实践平台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研究生党员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支教、扶贫、环保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研究生了解社会需求,锻炼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与校外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研究生党员在实习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志愿服务活动:鼓励研究生党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展现研究生的良好形象。

2、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如“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 +”等。党支部在竞赛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为参赛团队提供指导和帮助,邀请专家进行培训讲座,组织团队交流分享经验等。通过竞赛活动,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设立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金,支持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和实践。党支部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等工作,为项目团队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通过项目孵化,推动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学研合作。

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强与校外创新创业基地的合作,建立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条件,吸引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基地。党支部与基地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了解团队发展需求,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服务。

3、学术交流平台

学术论坛与研讨会: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和研讨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为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同时,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通过学术论坛和研讨会,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术论文发表与科研项目申报:党支部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和学术论文发表工作。组织党员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培训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活动,邀请专家进行一对一辅导。鼓励研究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质量。

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合作,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学术交流访问活动等。党支部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为研究生提供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学术交流合作项目,提升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

4、文化育人平台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汇演、体育比赛、读书分享会、社团活动等。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组织研究生党员积极参与活动策划和组织工作,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书法比赛、诗词朗诵、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同时,鼓励研究生结合专业知识和时代特点,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新媒体文化作品创作等。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增强研究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研究生进行心理辅导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设立心理咨询室,为研究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研究生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增强心理韧性,促进研究生的身心健康。

(三)“N”个特色实践活动

1、红色文化传承活动

红色故事分享会:定期组织研究生党员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邀请老党员、革命后代等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分享会,让研究生党员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增强党性修养和爱国情怀。

红色文化作品创作:鼓励研究生党员创作红色文化作品,如红色诗歌、红色歌曲、红色微电影等。通过作品创作,让研究生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对党的热爱和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弘扬红色文化。

2、学术成果转化活动

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会:定期举办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会,邀请企业代表、科研机构专家与研究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推动研究生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对接会,促进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活动:每年举办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活动,展示研究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优秀成果。通过成果展示活动,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学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

3、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访问活动等。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合作研究,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学术水平。

国际文化节活动:举办国际文化节活动,邀请国际学生和国内研究生共同参与。通过国际文化节活动,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培养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社会热点问题调研活动:组织研究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如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通过调研活动,让研究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问题,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企业调研与实习活动:与企业合作开展调研与实习活动,组织研究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技术创新需求等。同时,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让研究生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四、育人工作成效

研究生党员素质显著提升:通过“4+4+N”实践育人体系的实施,研究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党员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研究生群体积极向上。研究生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实践育人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研究生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文化育人平台和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研究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研究生在文化艺术、心理健康、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研究生党建工作品牌初步形成:通过“4+4+N”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党支部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党建工作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模式得到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为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结语与启示

一是党建引领是实践育人的核心。党建引领是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只有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才能确保实践育人工作的正确方向。通过加强党的理论学习、组织建设和思想引领,提升研究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研究生群体积极参与实践育人活动,实现党建与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

二是实践平台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实践平台是研究生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搭建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学术交流、文化育人等实践平台,满足研究生多样化的实践需求,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要注重实践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实践育人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特色活动是育人的有效补充:特色活动是研究生实践育人的有效补充,能够满足研究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激发研究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学术成果转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社会实践调研等特色活动,丰富实践育人内容,提升实践育人效果。同时,要注重特色活动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研究生实践育人品牌。

四是协同育人是实践育人的关键:实践育人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与校外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的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为研究生实践育人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同时,要注重家庭对研究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党支部通过构建“4+4+N”实践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实践育人的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和育人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本课题由江西财经大学党建研究课题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支持,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已在期刊论文录用发表。


/设计与艺术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谭弘 潘岩 赖怡清 李云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