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豫章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承办的第三届江西省“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协同建设高校大学生学术论坛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以“古韵新声”为主题,吸引了江西财经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十所高校的130余名师生参与。我校设计与艺术学院三位本科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创新视角脱颖而出:唐蕾、张严之以《江西弋阳腔的发展嬗变与保护策略研究》《海昏侯墓出土乐器的音乐考古探究》斩获学术论文一等奖,易程彤以《江西古代琴器、琴派、琴曲研究》获二等奖,展现出江财学子在音乐遗产研究领域的学术潜力。
图1,学术论坛成果论文集
本次论坛依托江西省“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协同建设联盟,聚焦十大研究方向,涵盖江西古代音乐遗迹、海昏侯乐器考古、弋阳腔戏曲保护等核心议题,强调学术研究与文化实践的深度融合。
图2,我院三位获奖的本科生(唐蕾、张严之、易程彤)
唐蕾《江西弋阳腔的发展嬗变与保护策略研究》。以中国高腔戏曲鼻祖——弋阳腔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从元末明初至今的艺术流变,结合当下非遗保护困境,提出数字化传承、校园普及与立法保障等策略,呼应2025年《上饶市弋阳腔保护传承条例》的地方性法规实践。
张严之《海昏侯墓出土乐器的音乐考古探究》。聚焦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编钟、瑟、排箫等21世纪重大音乐考古发现,通过分析乐器形制与演奏痕迹,揭示了西汉侯爵礼乐制度的等级特征,为汉代音乐文化研究提供实证支撑。
易程彤《江西古代琴器、琴派、琴曲研究》。回溯江西琴派自宋代的兴衰历程,结合贵溪战国十三弦古琴、明代《神奇秘谱》等实物与文献,论证江西在古琴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篇获奖论文均体现江西财经大学“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导向,聚焦江西本土音乐文化,从历史考据、非遗保护、考古实证等角度切入,响应了《江西财经大学新文科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倡导的学科交叉理念,展现了江财学子立足地域文化、服务国家战略的学术担当。
(图文/设计与艺术学院 宋韵佳 易程彤)